为什么很多人能吃了生活的苦,却吃不了学习的苦?

By | 2021-02-02

邻居家小李小时候学习不好,成绩排名往往是倒数,平时喜欢调皮捣蛋,上完初中就早早出去闯荡社会。不料,没过几年,我们还没有大学毕业,他就当上了老板。

高中时的同学小磊,上课都在睡觉,数学和物理成绩却极好,但是语文和英语也差的没了边际。高考失利后,家人劝他再复读一年,他很有主见,选择了出去打工。从最初的操作工混到了组长,再到主管,到经理。现在和我们聊天,虽然经常会说道还是多读书好啊,但是问他后悔不,他却很坚定的回答说不后悔。

其实生活中像他们这样的人很多,不一定最终都会混的很好。但是他们宁愿选择出去风吹日晒的打工,干苦力,也不愿意待在学校里读书。他们并不是不聪明,并不是不勤奋,但为什么他们能吃了生活的苦,却吃不了学习的苦?

1.生活的苦,在短时间内可以看到回报,而学习的苦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。出去打工,只要我们勤快,赚的就会多一些;只要我们聪明一点,也许就会得到领导的赏识;只要我们善于发现,或许就可以找到新的赚钱门道。每一步的行动,都会得到实质性的回报。而学习需要很长时间不懈努力,才会感受到精神上的回报。

2.生活的苦是自愿选择的,是主动的,而学习的苦是被动的。选择出去工作是自愿的,而且一旦选择,回头是很难的。而且选择什么要的工作也是自己乐意的,但是学习中的几门课程却由不得自己选择,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,也必须要学。

3.生活的苦更多的是体力劳动,而学习的苦是脑力劳动。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,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,而大部分人不是很感兴趣往往很难做到。生活的苦却不需要费很多的脑力,即使需要也是自己较感兴趣的。

4.生活的苦是有趣的,而学习的苦是枯燥的。在工作中,我们可能去和别人交流、沟通、谈判,接触到不同的人,不同的事,形式多样化。而学习却相对来说枯燥很多。

不得不说,能坚持下来吃学习苦的,留下来的都是精英。